央视专访华农校长薛红卫:培养未来新型农业人才
畅谈未来农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近10分钟的访谈节目中
薛红卫校长和记者
畅谈了他心目中的未来农业:
多学科交叉融合、无人机种地
能够智慧化决策的“新型农民”
……
“农业未来提供的是非常美好的场景”
“农业是一个开心的产业”
未来农业科技方向:
多学科交叉融合
薛红卫:华南地区是热带亚热带区域,气候非常独特。华南农业大学多年来形成了以重要的农作物(水稻、大豆等)相关的种质创新,以及重要农业生物(猪、禽类等)相关的种业提升的学科布局。
我们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利用这个区域优势和国内多家单位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有各类产学研联合科研基地、科研平台超过五十几个。同时,我们也通过科技小院、永根科技站建立起了辐射全国主要的农产品、农业生物区域的合作网络。
央视记者:咱们学校有一个人工智能学院,这也是全国农林类高校的第一个人工智能学院。就您看来,现在人工智能和农业的实际运用相结合,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有多深?
央视记者:咱们学校有一个无人农场,这个农场是不是可以说是集合了高精尖技术的一个落地项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无人农场致力于四个技术:第一,数字化感知;第二,智能化决策;第三,精准化或者精细化的作业;第四,智慧化管理。利用遥感卫星、利用无人机、利用传感器,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科技,体现一个集成化的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能。
农业人口减少的情况下,
谁来种地?
央视记者:那这片智慧化的无人农场是不是也是咱们教学的一种试验田?
央视记者:他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薛红卫:他需要去了解无人驾驶相关的机器原理,还需要去了解集成化的系统怎么操作。所以我们现在提到的“新型农民”,其实远远不是像以前耕耕地犁犁地有力气就可以了,他需要更多的知识,这个知识要跨专业。
▲7月5日上午,华南农业大学在丁颖礼堂举行2024年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出征仪式暨暑期“万名学子乡村大调研行动”启动仪式,正式开启华农师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薛红卫:如果真要说我给自己打个分呢,我觉得打八分。我们确实开展得比较早,也设计了比较好的体系。我们启动了“万名学子乡村大调研”,不仅是让同学们有机会去了解区域如何发展,了解乡村真正的发展问题,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从大样本中梳理广东乡村发展和建设的现状,收集地方需求,提出解决问题方案,不仅是涉农的学科,工程学科、材料学科包括人文社科都在不同的方向找到了和农业的衔接点。未来我们还需要去优化体系,尽可能地把不同的农业场景和不同学科更好地结合起来。
农业未来提供的是非常美好的场景
农业是一个很开心的产业
薛红卫:我们华南农业大学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热带水果更有特色,荔枝就是一个典型。但由于时间限制,它是一个季节性的水果,保鲜时间非常短。我们食品学院学科交叉的团队,攻克了利用液氨来冷冻保鲜荔枝的技术,推出“冻眠”荔枝。这个荔枝可以保鲜,实现了全年的供应,解冻以后的荔枝几乎不变,保持了原汁原味。
薛红卫:首先,它是一个非常高质和非常规范有序的一个农业产业,涉及到我们利用不同的技术来形成对整体的农业从种源到栽培到管理到收获的场景。第二,我们的农产品有丰富的农业供给,有丰富的营养提供,也有我们健康的农产品。第三,农业是一个很开心的产业,为我们提供了更美好的家园,更可持续的环境发展。
采访的最后
薛红卫校长这样说道:
“所以我们农业未来提供的
是非常美好的场景,也是一个
非常开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为了实现这样美好的愿景
华农人已经绘就科技蓝图
相信在你我的共同努力下
一定会实现!
▶ 往期回顾
▲ 2项特等奖,代表广东省出征!
▲ 华农开展暑期专项资助!
▲ 87年了,不能忘!不敢忘!
点赞↓ 转发↓ 在看↓
未来农业,很美好!